“时代楷模”鲜活立起来!朱有勇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引发热烈反响

作者:许天颖来源:南农新闻-NJAU NEWS发布时间:2020-12-25

12月24日,“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来【多盈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作题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主题报告,讲述多年扎根一线,将论文写大地、把农民记在心,用科技振兴产业、拉动经济,带出队伍的扶贫故事。

将近2个小时的报告,在我校干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与精神品质,不负时代、勇于担当,仰望星空、脚踏大地,在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伟大征程上贡献力量。

更深感悟!“时代楷模”鲜活立起来

“我在云南和朱院士有过交流,这次有幸面对面听他做报告。”南农大教务处副处长、农学院教授李刚华说,“我也有和朱院士类似的工作和乡下生活经历,对他讲的不少故事感同身受,听了报告,为这样一位学术大家对三农深深的爱所感动,为他身体力行带动一方农民脱贫致富的巨大成就所震撼。也更加坚定了我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信心。”

团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朱鹏认为,朱院士在多年深耕脱贫攻坚一线,与驻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精准有效的科技扶贫之路,但他却反复提及“只是响应了党中央的号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科研成果在农民中开花结果,比拿多高的奖金、发多少文章、给多少钱都高兴”,他的这份谦虚淡定、不慕名利的科研精神令人动容、催人奋进,他是脱贫攻坚事业的伟大战士,是农业科研路上的拓荒者,更是立德树人的示范者。

动物医学院兽医专业博士生陈程说,“科研之苦于朱院士而言,是探索的乐趣,是融入基层的愉悦。报告中,朱院士提到,云南少数民族人民,能走路就能跳舞,能说话就能唱歌,大家在一起吃饭时,随便点到谁,都能给大家表演一段,他们虽然生活苦,但是过的很自在。我钦佩朱院士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享受生活、投身科研,并且从他的讲授与故事中看到了生活最质朴的乐趣。”

“洗完澡,崭新白毛巾变成了黄毛巾”,园艺学院果树专业硕士生蔡漪铃说,“朱院士在报告中提到的诸多细节令人动容,他欣赏农民身上的优点,与他们打成一片,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手把手地传授科技知识。这些朴实无华、真水无香的事迹,就是‘农之为大,为国为民’的生动写照。”

“与土地相亲、与农民相亲,是农家儿子朱有勇的普通情怀,也是科学家朱有勇从未改变的人生坐标,”理学院应用化学本科生党支部成员王琛表示,我是一名雨花英烈精神的传播者,深受雨花英烈和身边劳动楷模事迹的影响,弘扬革命精神、服务国家社会要靠实实在在的行动,我将尽己所能把朱院士的精神变成自身的信念支撑,把口号喊在行动上,做一名勤勤恳恳的志愿者、服务者。”

更多敬意!论文写大地 农民装在心

食品科技学院教授赵立艳表示,“朱有勇院士用鲜活的案例,讲述了他在云南省澜沧县科技扶贫的不平凡事迹,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可以在三尺讲台上,也可以在祖国大地上;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事无难易,牢记使命,真情相系;事无大小,不忘初心,真爱不老”。

“在纸上写论文是远远不够的,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用科技服务农民”,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年教师熊武说,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朱院士的分享更是为我们后续的科研攻关找准了方向,面向社会服务主战场、扎根基层搞研究,注重用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实际问题,科研成果真正应用推广到田间地头。

“真正的学术,从来都是从理论中来,再反哺于现实”,植物保护学院博士研究生胡杰雄表示,朱有勇院士的事迹让一个个名不见经传、奋斗在扶贫第一线的新时代扶贫攻坚手的形象鲜活了起来。扶贫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还有许许多多以此为事业的平凡人在扶贫战场上奋战。我们要向朱院士那样,深入田间地头,把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工作的使命,把解决好农民面临的困境作为工作的动力。

“朱院士长久扎根,他掌握着普通百姓眼中晦涩难懂的基础研究知识,但是却充分利用了研究成果,改变了贫困面貌”。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刘东阳表示,“在科研人员心中,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不过如此。”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国清结合自身研究方向,抛出观点,“绝对贫困消除以后,我国的扶贫工作将由解决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下一步还要加快探索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进已脱贫地区更快更好发展。他认为,从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出发,必须紧扣科技创新,以朱有勇院士等时代楷模为榜样,引领更多“三农”人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更大力量!将楷模精神在实践中淬炼升华

楷模精神如何照亮前行之路?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郑金伟表示,朱院士的教育教学、科研和扶贫实践生动地给我们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争做“四有好老师”,做好“四个引路人”,做到“四个相统一”经典范例。作为一名农业大学教师,既要上得了讲堂,更要踩得上大地。学校教师工作部将更加注重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机制建设。组建学校师德宣讲团,充分发挥师德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先进人物的高位引领作用,通过身边先进人物的以身说法,在全校营造争做四有好老师的氛围。同时,在井冈山、贵州麻江、江苏淮安、扬州和苏州,与地方共建五个【多盈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教师德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全校教师顶天立地,争做朱有勇院士式的大学教授。

“朱有勇院士既研究着‘高大上’的学问,又践行着‘接地气’的扶贫,我深深被他科技报国、满腔热血勇担扶贫重任的精神所感动,被他淡泊名利、扎根实干一心扑在田间地头的风骨所激励,被他潜心育人、智志结合全力倾注无私大爱的胸襟所振奋,”纪委办公室副主任、监察处副处长梁立宽表示,作为一名高校纪检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勇担重任,勇攀高峰。汲取榜样的力量,奋发有为,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强化系统观念,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忠诚干净担当履职尽责。

社会合作处副处长,新农办、扶贫办副主任严瑾说,“朱有勇院士扎根一线、情系边疆,扎根平凡却又创造不凡,作为高校扶贫工作队伍的一份子,感受了学校多年来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定点扶贫贵州省麻江县的点点滴滴,一方面为我校师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事业而感到自豪和感动,另一方面朱有勇院士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利用科技创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脱贫致富模式给了我们深深启迪。在脱贫攻坚战全面收官之际,我们更应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和促进乡村振兴,贡献新的高校力量和高校智慧而不懈奋斗。”

理学院辅导员周玲玉说道,“朱院士眼中澜沧的沃土正是我眼中的学生,他们有着大好的青春、大好的天赋,处在最好的时代,有着大好的机遇。我们要思考什么才是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道路,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大学学习的本质和夯实基础的重要性,朱院士为我解开了疑惑,因材施教更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尝试挖掘学生的潜力,坚定农科学子的专业自信,育支农爱农时代新人。”

植物保护学院党务秘书张岩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高校党务工作者,要以““工匠精神”做好党建工作,认真践行高校党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小角色”发挥“大作用”,同时要将科学研究的思维运用到党务工作中,促进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有机融合。植物保护学院与麻江水城村签订了共建协议,共同探索技术扶贫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未来我们将通过激发当地发展的内生动力来促进精准扶贫,促进党建引领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