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建引领
学校共青团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深入实施学生工作“四大工程”,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抓住“三横三纵”工作脉络,不断筑牢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青年思想根基。
推进爱国理想信念教育。抓住重要时间节点、重要时事热点,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宣讲报告会、基层学习研讨等方式,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和仪式感召。每年定期开展纪念“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庆祝国庆等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共计组织“重走长征路”“青春告白祖国”“党史知识进校园”“我的中国梦”“青春·秾心”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百余场次。2012年以来,举行“与信仰对话”系列报告会42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带动广大团员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深入推进“青马工程”建设,实施“四个一”计划,不断丰富学习素材供给。
坚持从严治团。不断加强团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进“团建全覆盖、工作到支部”,强化研究生团组织建设,在74个学生社团建立了临时团支部,构建“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建格局。充分用好“智慧团建”系统,创新基础团务管理方式。通过持续深化学生会、学生社团改革,规范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和研究生代表大会,开展学生社团年审、社团星级评定,基层团组织“对标定级”等工作,抓好团组织建设从严。
二、人才培养
(一)实践育人
坚持实践育人与专业知识、学生个性化发展、未来规划相结合,不断深化实践育人工作实效,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实践、公益性实践、创新性实践和劳动性实践,构建“培训、研究、实践、竞赛、保障”五位一体的实践育人工作体系,逐渐形成培训拉动、研究推动、实操带动、竞赛催动、保障促动的“五维联动”工作局面。
广泛开展各类实践培训活动,实施“LC互助辅学”“社会实践行前金课”“考研考公学习沙龙”“应急救护技能”等品牌计划,年均培训2万余人次;以专题立项等形式开展实践育人各项工作研究,编写出版《志愿服务丛书——环保志愿服务》,创新打造我校自主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平台,以第二课堂成绩单牵动实践育人整体工作,不断提升实践育人成效;以“西部计划”“苏北计划”“三下乡实践”等为基础,重点打造“乡村振兴实践+”服务模式,构建教师带队的“本硕博”梯队化实践队伍,确定“实践+产业”“实践+生态”“实践+教育”三大服务领域,设计实施“农技推广产业赋能”“科普宣讲生态优化”“启智追梦教育帮扶”三项青年实践行动,孵化培育“保护中华虎凤蝶”“秦淮环保行”等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母亲河奖等品牌项目,学校连续8年荣获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理念,依托“挑战杯”“志愿服务”等实践育人赛事平台,打造形成职能部门、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实践育人比赛新格局,实现了我校在“挑战杯”“创青春”等双创赛事成绩中一年一个新突破,2021年,我校首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并首次获评“挑战杯”竞赛(大挑主体赛)全国优秀组织奖;不断强化“师资库”和“基地库”建设,保障各类实践育人活动的指导和场地需要。目前已组建起包含200余名的校外专家、职场达人、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育人师资库,包含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等类别的124个共建基地,年度接纳我校近1.5万人次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二)文化育人
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美育课程为重点、美育实践活动为抓手,构建“四位一体”美育工作体系,不断提高美育育人质量,有效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
实施美育课程化管理。开展普及式艺术教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公共艺术课程32门,实现公共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全覆盖,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出台《【多盈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关于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美育实践学分认定及成绩评定实施细则》,开设《大学生美育实践》课程,将美育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结合我校专业特点、学科特色,开展“艺术与科学”课程立项,探索跨学科的美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丰富美育实践活动内涵。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衔接,引导学生广泛参加美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探索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结合,精心组织,深化内涵,打造“1+N”的特色美育实践活动,打造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教会、勤练、常演”的美育实践机制,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的艺术展演等活动,连续荣获多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等省级以上奖励130余项。
(三)思想育人
深化共青团改革创新,提升共青团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贡献率,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信仰、提高素质、完善自我、立志成才,以文明的生活方式、有效的学习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昂扬的精神风貌展现南农青年的风采。
推进爱国理想信念教育。抓住重要时间节点、重要时事热点,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宣讲报告会、基层学习研讨等方式,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和仪式感召。每年定期开展纪念“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庆祝国庆等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共计组织“重走长征路”“青春告白祖国”“党史知识进校园”“我的中国梦”“青春·秾心”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百余场次。2012年以来,举行“与信仰对话”系列报告会42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带动广大团员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强化核心价值引领教育。坚持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思想育人实效,先后开展“青穗讲堂”“面对面”等品牌活动,以诗歌文学、名家历史、乡村建设、高雅艺术等为抓手,为青年提供生动的示范教育课堂。通过选树优秀学生典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十年来,先后评选“感动南农人物”“十杰百优”“钟山学子之星”“瑞华杯最具影响力学生”等学生典型,其中,1名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5名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推报3位校友获得“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称号。
拓展思想引领阵地。持续构建以“南农青年”为“核心点”的媒体矩阵,持续优化“新媒体思想引领时间轴”。青年传媒获评“全国共青团新媒体重点工作室”、全省剧本“飒”和海报工作室、全国高校新媒体“十佳视觉设计”奖、江苏省“十佳校园媒体”等多项荣誉。整合团属宣传资源,成立全省首家“共青团融媒体中心”,坚持以内容上吸引青年,语言上感染青年,渠道上贴近青年的传播方式,持续强化网络思政内容设置。组建“特约评论员”“特约通讯员”队伍,讲好校园教育故事,让党的政策方针真正走入青年的“心坎”。
三、校园文化
团委、公共艺术教育中心长期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弘扬相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文化育人工作理念,深入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先进文化教育,每学年平均举办120余场校园文化活动,繁荣校园文化,涵育师生品行。
(一)打造高品质校园文化活动
构建五育融合活动格局。深挖党史、团史、校史中的红色资源,以爱国精神、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为主线,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红色歌曲合唱展演、红色故事演讲大赛、红色剧目展播等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80余场,培根铸魂,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开展美德教育,举办传统节日、中华传统美德、生态环境保护、光盘行动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240余场,倡导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坚持实施体育拓展计划,连续7年举办以“三走”为主题的体育嘉年华、校园吉尼斯挑战、荧光夜跑、阳光运动等系列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引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累计参与人数达160000余人;依托各类体育学生社团,举办面向全校学生的球类比赛、健美操比赛、趣味运动会等,促进青年学生养成运动习惯、磨练精神意志、增强身体素质。
持续建设校园文化品牌。连续多年举办贯穿全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积极组织、精心主办美育大讲堂、十佳歌手、游园会等品牌活动,探索活动形式创新,突出活动内容亮眼;组织各单位、学院、学生组织创新活动内容,积极申报活动项目,已累计立项校园文化活动240余项。同时实施“一院一品牌,一院一特色”的活动精品化建设工作,围绕学院自身特色和学科特点,有重点地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其中外文戏剧节、茶艺技能大赛、琼脂艺术大赛等已成为校级品牌活动,形成“一院一品”“一校多品”的校园文化建设局面。按照“加强规范管理、鼓励特色发展、培育社团文化”的发展思路,每年4月和10月定期举办“社团巡礼节”“百团大绽”,百余个校级学生社团集中展示团内精品活动和优秀文化成果,营造“品位高雅、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的社团文化氛围,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搭建校内外艺术交流平台
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名家进校园”等系列活动,邀请省演艺集团、省朗诵协会、常州市锡剧院、南京艺术学院、戏曲名家等艺术组织、演出团体、中华曲艺传承人来校开展话剧、舞蹈、戏曲、朗诵、交响合唱史诗等高雅艺术演出、讲座活动70余场,引领我校师生提高审美素养、提升精神境界、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营造积极进取、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依托省级大学生艺术团、文化艺术类学生社团,以文化艺术活动为媒介,定期举办舞蹈团、西洋乐团、民乐团、摇滚社、相声社等各类艺术专场演出,累计40余场,汇报展示学生艺术实践成果,丰富校园文化舞台。
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围绕学校国际化推进计划,连续多年举办“大学生国际交流促进文化节”,开展一系列国际前沿讲座、留学心路分享会、国外大学调研交流等活动300余场,受众人数达25000余人,培养青年学生兼具“中国情怀”与“世界眼光”,促进学生在国际化视野下规划人生、奋斗成才。校大艺团先后代表学校赴新加坡、美国等地与当地高校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积极推进中外文化交流。
(三)探索校园文化模式创新
创新校园文化传播载体。结合党史校情,深耕艺术创作土壤,编写排演《北大荒七君子》《北方的篝火》《耕读筑梦》《党旗飘扬》等原创艺术作品10余个,依托话剧、舞蹈、朗诵等艺术载体,讲好红色故事、南农故事,把厚植师生家国情怀、农业情怀、人文情怀融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以艺增效,使其成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助力党史知识、南农精神入脑入心。其中,《北方的篝火》《耕读筑梦》《党旗飘扬》等作品曾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等赛事中荣获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创新校园文化呈现方式。把握时代脉搏,借助技术优势,探索线上、线下校园文化联动新模式。连续多年组织学生创作品质精良的网络文化作品,积极申报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累计征集摄影、网文、微视频、H5等作品300余件,其中获奖作品40余件,全面提升学生网络素养和艺术创作能力,活跃校园网络空间生态,推动校园网络文明建设。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线下举办+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展网络云活动,各项活动线上观看量累计达到80000余人次;录制元旦晚会、迎新生晚会、艺术专场演出等视频,在【多盈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南农青年等官网平台展播,线上累计播放量达30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