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江苏科技报】择一事,终一生 院士盖钧镒和他的大豆情缘

2017-07-29来源:江苏科技报作者:党委宣传部

盖钧镒院士与学生亲切交谈。

盖钧镒院士作学术报告。 王爽 摄

  【编者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学术荣誉。“院士”用他们独特的生命历程和执着探索精神诠释了伟大和崇高。

  《仰止——记者眼中的智者风骨》系列报道,将聚焦100名江苏籍和驻江苏的两院院士,在介绍他们学术贡献的同时,着力再现他们的人格魅力,用充满真性情的生动故事,展现智者风骨、大师情怀,力求揭示他们非凡的科学人生给予我们的深刻感悟。

  ■本报记者 秦婷 通讯员 许天颖

  有人说,一生择一事,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人的一生太漫长,又怎能陷于万丈红尘的小小一角。然而,大千世界,却有这样一个人,将一甲子的岁月献给了一粒小小的直径不到一厘米的大豆。搜集、整理大豆种质资源1.5万余份,创新大豆群体和特异种质2万余份,主持参与研究了20多个大豆新品种,在长江中下游推广种植3000多万亩实现产业化,平均亩产提高10%,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豆遗传育种学家盖钧镒。对盖院士来说,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择一事终一生,足矣。

  米筛子筛豆子,城里出了个农科生

  “我是城里人,没有做过农业。小时候我对农业并没有兴趣,我喜欢数学,是历史将我推进这个领域,从感激农民到热爱农业,心甘情愿研究大豆,为农民服务。”一生与大豆相伴的盖钧镒院士与大豆结缘,是一场阴差阳错。那年他20岁,命运的扳机仿佛是被一粒大豆扣动的,接下来的60年岁月风起云涌、沉沉浮浮,却与这一粒小小的豆子再也没有分开。

  1936年6月,盖钧镒出生在无锡市一个普通家庭。父母俭朴、忠厚,重视子女的教育,先后将他们四兄妹送到当地最好的学校读书,小学毕业后,盖钧镒考入了无锡辅仁中学。这所人才辈出的江南名校历史悠久,继承“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传统,先后培养出了十几名院士。

  在众多师长的言传身教、精心栽培下,少年时的盖钧镒思维敏捷,学习刻苦,数理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小少年初长成,1953年,盖钧镒高中毕业要考大学了。“我要学理科,长大要当科学家,通过科学来强国,为国家做贡献!”他这样告诉老师。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但命运在此时给这个少年开了一个玩笑。招生委员会以体质不合格为由,不让他攻读理科,将他录取到了南京农学院(【多盈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的前身)。

  “我当然难以接受,自己去医院做了一个小手术治好了病,又去找招生办公室,再次请求,我不要学农科,就是想学理科,但已于事无补。”木已成舟,回忆起当时的心情,自然多是不情愿,甚至带着点小小的怨恨,“当时学理工科是最热门的,也是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非让我去学农学,一点兴趣都没有,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学啊!”盖钧镒院士坦言。

  农村里有句老话,米筛子筛豆子,那是格格不入。这个标准的城里娃就这样“误入”了农门,可谁也没想到,被命运撞了腰的盖钧镒却在南京农学院找到了一生的方向。当时的南京农学院聚集了一大批农学方面的专家,名师荟萃,师资雄厚。小麦科学泰斗金善宝教授、棉花科学泰斗冯泽芳教授、水稻遗传育种学家朱立宏教授、留美博士吴兆苏教授,以及留美博士、著名大豆遗传育种和生物统计学家马育华教授……对这些领着自己进门的恩师们,盖钧镒院士如数家珍,恩师马育华教授更是将他引入了大豆科学的大门,使他逐渐对遗传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7年,21岁的盖钧镒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当老师。同年,他主动提出前往农村锻炼,在苏北涟水,与农民同住、同劳动,靠挣工分吃饭。“我在城里长大,从没有去过农村,那里的生活非常艰苦,我挖河、推泥,大年三十还站在冰冷的水中挖水塘,有了那段艰苦生活的磨砺,我从此什么苦都能吃。”在涟水,盖钧镒住在一个老大娘家,大娘每天自己吃白菜和胡萝卜玉米糊,将细粮留给盖钧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和勤恳朴实的房东大娘在青年盖钧镒心里刻上深深的烙印。“农民真好啊,我们做农业研究的人,一定要好好为他们服务。”就这样,盖钧镒下定了一生的决心。

  青菜豆腐保平安,饭碗自己手里端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今天全世界通用的大豆的英文单词‘SOY’或‘SOY BEAN’中的‘SOY’就是中国古代大豆的称呼‘菽’的音译。中国不仅是大豆的原产国,还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我国的大豆产业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农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已有5000多年的大豆栽培历史,其中拥有2万多份品种资源和6000多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大豆院士”谈起“豆”,话语中有兴奋,但更多的是忧思和无奈……

  如今盖钧镒早已桃李满天下,可他说,60年前在中国搞大豆根本不受人待见。“中国过去的政策叫以粮为纲,大豆不是粮食,这不在纲上的,自然就不是很支持了。”偶然一次,盖钧镒得到了去美国进修的机会,时年42岁的他考取了首批国家公派出国访问学者,赴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担任客座助教。

  艾奥瓦州立大学农学院在大豆科学和数量遗传方面的研究水平及条件堪称一流。在此进修期间,盖钧镒了解到,美国20世纪50年代大豆生产因胞囊线虫病几乎遇到灭顶之灾,是我国北京小黑豆的抗病基因,挽救了其大豆生产的命运。“美国人的大豆做到世界第一,靠什么,靠中国的大豆,我们原产地还不如你后产的,太难为情了。” 盖钧镒深刻认识到,中国是大豆的故乡,野生大豆是中国宝贵的财富,蕴藏着丰富的大豆遗传资源亟待人们保护和研究,作为中国大豆科研工作者要担起这个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有句古话:青菜、豆腐保平安。“这句话就足以说明大豆及其制品在我国老百姓营养结构中的分量。”盖钧镒院士解释,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将大豆加工成大豆食品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大豆主要用来提供食用油脂和蛋白质,是最具全面营养价值的农作物,大豆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各种生物活性物质,保健价值相当高。我国老百姓长期以来都是依靠这些食品,特别是大豆蛋白作为主要的营养食品。饭碗要端在自己的手里面,因此坚持把大豆培育这个工作做下去至关重要。

  然而,自1995年始,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已从大豆净出口国沦为世界大豆最大进口国。“我国大豆用量是5000万吨,我们能提供的每年只有1500万吨。外国地多,生产成本低,销售价格就低。”据盖钧镒院士介绍,按有效加工能力计算,外资已经控制了我国大部分大豆加工业,我国大型油脂加工企业多为外资企业,且多分布在从辽宁大连到广西北海的数千公里的沿海港口。尽管进口大豆质量参差不齐,但其价格低廉,出油率高,市场竞争力非常强,致使我国的大豆主产区东北豆农面临着破产、改行的威胁。

  “大豆的市场走势如何,未来的增产潜能多大等,都直接牵系着广大豆农的‘中枢神经’。我们要把大豆列入粮食安全体系,把对大豆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农业机械化是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新技术得以实现的载体和手段,要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由主要生产环节向全过程发展。要建立以深耕、深松和免耕相结合的现代耕作制度。大豆油脂加工技术重点研究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油料预处理工艺和设备。”谈及此,盖钧镒院士的眼眸中是无尽的忧思与感慨。

  苦豆子煮黄连,千沟万壑不辞辛

  “一想到大豆,我感到的就是压力。你自己不够,你得靠别人。出口国抬高价格来控制你,你的筹码给别人掌握了,你就受制于人,所以,我们一直在苦苦奋‘豆’啊!”“农”字写来虽只有寥寥几笔,践行起来却要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辛。60多年来,为了获得一手的科研资料,盖钧镒院士带领科研团队扎根农村,与天地为伴,与孤寂长守。

  为大豆倾注一生心血的盖钧镒院士,生活上极为简单。夫人是高级工程师,在上海做化工,儿子学的是通讯,他们都对农业没有兴趣,多年来一直分居两地生活。若是可以,哪个人不想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呢,可一份5个字的电报,却让盖钧镒毅然选择了这样一份孑然的生活。“1982年8月,我从美国回国先去了上海的家,夫人已经给我找到了两份工作,她希望我在上海成立农学院。我刚在家呆了没几天,导师马育华先生听说我直接到了上海没有回南京,马上发来一份电报‘你赶快回来。’”就是这5个字的召唤,盖钧镒独自一人回到了南京,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

  从前慢,慢得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也慢得一生只够做一件事。盖钧镒院士人生的重点和情感都放在了培育大豆上。他以大豆资源研究为切入点,在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的资助下,在国内相关农业科研单位协助征集下,依靠自身力量,在广大中国南方偏远地区广泛征集大豆地方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一粒粒直径不到1厘米的豆子并非易事。然而盖钧镒就是凭借这一股劲,开始了豆种的寻找。

  邱家训是盖钧镒的第一批学生。说起恩师,这位头发同样花白的老人话语中满是敬佩:“这些大豆都是他自己不辞劳苦,到市场、到农民家里去找来的。农村家里往往只有一个妇女在家,她们不愿意接待,因为农村的女同志不愿意跟男同胞多接触的。他就在那边等,等到家里的男人回来了,把坛坛罐罐里的大豆品种拿出来。”

  就这样一村村地找,挨家挨户地问,从一颗两颗到成千上万颗。在20多年的时间里,盖老一共收集到了15000多份大豆地方品种。在1998年,建成世界第三大大豆种质综合性状数据库。“中国所有的大豆产区我都去过。”盖钧镒院士自豪地说。

  历经波折,大豆的种子保存了下来,可又有一道难题出现了。因为种子繁育研究十分枯燥,育成一个品种至少要10年,而且成功率很低,很多盖钧镒培养的科研人员纷纷离去。邱家训回忆道,“我们的人才流失了不少,当时盖老培育了28个研究生,都很优秀的。一下子走了十多人,都陆续到国外去了。”

  “为什么?因为他们要赚钱啊,但对我来说,我身边并没有什么诱惑,我只是想在这个岗位上做做我感兴趣的工作,我认识的工作。”盖钧镒这般说道。择定一事,接下来的就是为这一事而终一生,在荒野中没有近路也没有快道,只有一步一步地埋头往前走,归根结底这就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

  就在盖钧镒全心研究育种的时候,国内大豆种植却因受到进口影响,不断萎缩,甚至出现了放弃国内大豆的说法,但盖钧镒院士一直坚持身体力行地为大豆站台打气,创建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持国家大豆育种攻关,育成并参与育成20多个大豆新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推广,研究发现了栽培大豆起源南方野生群体的分子遗传学论据。通过高产育种与栽培实践的结合,选育出超高产大豆新品种南农88—31,使大豆亩产提高10%,达到三四百斤一亩。

  种豆得豆豆满仓,守得云开见月明

  “只要每天早上中国人自己的碗里装的是自己的豆腐,中国人的杯子里盛的是自己的豆浆,我的坚持就有意义。”如今,盖钧镒还保持着每天早上喝一杯豆浆的习惯。

  我国东北三江平原是最好的大豆种植区,【多盈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在那儿有一个300亩的实验农场,其中有100多亩种的是大豆。大豆产业要注重基础研究。常年下地观察已经成为盖钧镒院士生活中的常态。有人说:“他扎在农民堆里,绝对难以分辨。”的确,流淌在他血液里的那份对土地的深情、对农业的忠诚、对人民的体恤,让他甘愿为农民和农业辛勤付出,不求任何回报。

  2016年,农业部发布消息,我国要逐步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2020年,大豆种植的面积要比2016年增加三分之一,产量的提升也上升为国家战略。盖钧镒的育种技术将成为这项战略最坚实的支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80岁的盖钧镒乐得像个孩子,中国人的食用大豆来源将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免于遭受粮食安全的威胁。

  年逾八十,盖钧镒院士依然是不分寒暑、节假日,一早就到办公室,阅读、写作、研究讨论,除午间稍事休息外,常常工作到深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用认真二字总结出自己的做人做事的特点。学问之道,求其认真。设计认真,实验认真,推理认真,则顺理成章,创意必成。处世之道,求其友善。待人友善。待事友善,则众志所向,事业必成。这是盖钧镒院士一生奉行的准则。

  奋少壮之勇力,攫智库之珍奇,建丰伟之功,立不灭之绩,完终身之夙愿。许君一诺,凡必躬行,既择一事,当以一生之韶华追之,塑之,守之,成之。

  【院士介绍】

  盖钧镒

  1936年6月出生,江苏无锡人。大豆遗传育种学家、数量遗传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7年7月南京农学院农学系本科毕业。长期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论著430余篇册,创建国家大豆改良中心,致力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出大批博士、硕士和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为农业部国家大豆中心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遗传学会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大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并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作物学报》等期刊编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四届召集人。

  主要成就包括:搜集、研究以中国南方大豆地方品种为主的资源1.2万份,创造出一批优异种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将种质研究推进到基因组学领域,合作构建大豆遗传图谱并标记定位6个连锁的抗SMV基因和农艺品质性状的QTL;建立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系谱图及遗传基础分析;提出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方法和品种生态区划;针对大豆黄河中下游起源假设提出支持栽培大豆起源于南方野生群体的分子遗传学论据。主持国家大豆育种攻关;主持或参加育成南农73-935、南农88-31等20多个大豆新品种在长江中下游推广。将数量遗传多基因假设拓展为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建立了能同时鉴别1-3个主基因效应和多基因整体效应的分离分析方法。

编辑:

阅读次数:751

(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