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人民日报】优势资源对接脱贫需求(协商之路·政协扶贫怎么扶⑤)

2017-02-08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党委宣传部 

       “这一年来,我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增加了好几倍,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江苏连云港灌云县小伊乡盐西村村民孙良富说。

       “‘十三五’时期,江苏省提出村集体收入达到18万元的新一轮脱贫目标。我们村作为省定薄弱村已提前完成了新一轮扶贫目标。”盐西村党总支书记韦忠华说。

       变化的背后,是江苏省政协多年来聚力扶贫、聚焦民生的努力。

       深入基层,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今年59岁的孙良富,两个儿子都娶上了媳妇,全家种着6亩地,原本过得倒也温饱和美。随着5个孙辈的到来,一下子变得拮据起来,再加上小儿媳不幸因病致残,大儿子又患上肾衰竭,生活水准又跌回了贫困线以下。

       去年2月,江苏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干部刘军受省政协机关选派,到灌云开展扶贫工作,任盐西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他发现,像孙良富这种情况的家庭并不在少数。“江苏是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即便是在苏北地区的农村,整体水平也比多数西部地区情况好一些。这里的贫困人口,大多是因为疾病、残疾等导致的。”刘军告诉记者,在盐西这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有“感冒发热”,抵抗力不强的群众就容易返贫。

       除了对纳入低保的特困户建档立卡进行精准扶贫之外,怎样才能变输血为造血,为村里留下一支永远不撤走的扶贫队伍?

       “盐西村三面环水,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一方面立足本地优势种植收益不错的浅水藕;另一方面在每年5月到9月间养殖小龙虾,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刘军介绍,在此基础上将土地流转给藕虾养殖大户,村民不仅可以获得租金收入,还能解放劳动力。

       刘军通过市县政协,协调相关部门并增加项目资金100多万元,修筑起总长6000多米的防渗渠,安装太阳能路灯,并请来专家帮助村里制定藕虾特色农业产业园发展规划。

       孙良富就是直接受益者。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种植庄稼的年收入6000元左右,现在流转土地后,一年租金也有6000元,我给藕虾大户打工,每年收入有2万元,大儿媳和小儿子在本村打季节工和小时工,每年一共也能挣3万元,生活比过去好多了!”

       “通过产业扶贫,发挥了资源优势,带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韦忠华告诉记者,目前村里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生活也一天天好了起来。

       服务下乡,促项目落地办民生实事

       家住盐西村十组的12岁小男孩孙星旺,自小和无业的父亲及奶奶一起生活。一年前他开始全身水肿,还起了不少小红点,年迈的奶奶带着他到县里看过多次都没有确诊,急得直抹泪。前不久,应灌云帮扶工作队邀请,在省政协办公厅的协调下,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专家来到灌云县小伊乡开展义诊活动,把医疗服务送到小星旺等低收入群体家中。

       尽管起着大雾,但得到义诊消息前来就诊的群众很快排起了长队。专家们细致问询、耐心查体,并结合既往病史和检查结果,提供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还向群众发放了3000余份宣传资料和200份《问卷调查表》,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了多方面的医疗信息和健康知识。小星旺被确诊为肾炎,需要进一步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症下药,目前病情已经得到了控制。”

       当天义诊结束后,骨科专家还为全县骨科医生、村医代表、居民代表做了医疗交流和健康讲座。

       优秀的医疗专家,是江苏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的宝贵资源。如果说到偏远地区开展义诊活动,送医送药下乡,可以让专家们精湛的医术充分惠及广大百姓,那么,直接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建民生工程,让优质资源和项目在群众家门口落地生根,则更具长效性。连云港东海县李埝乡卫生院,就是这样一个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扶贫项目。

       这事还要从两年前说起。2015年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率澳门特区全国政协委员到江苏考察时,7位政协委员共出资300万元,捐献给江苏省政协用于改善民生办实事。随后,江苏省政协办公厅、港澳台侨委员会围绕民生公益事业,按照地方群众愿望迫切、社会效益显著、地方政府自筹资金有缺口的原则,赴苏北地区多次调研,最终确定了两个项目,并全程参与了项目的施工建设和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随着新农合惠民政策普及,原来的卫生院用房日益紧张,门诊输液室空间狭小、住院病房每床单元不足国家标准6平方米,不但满足不了群众看病,也留不住人才。”院长李永传介绍,160万元捐助资金用于配套建设了公共卫生服务综合楼,改善了住院条件差、床位紧张等困境,3月建成投用后预计月门诊量达5000多人次、年业务收入近1000万元,增收部分可对低保户进行帮扶和医疗补助,切实解决看病难题。

       “捐资助医,关心百姓就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得到地方群众的欢迎和称赞,值得大力倡导。”多次到地方进行调研走访的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说。

       调研走访,为完善政策建言献策
  “在重视物质扶贫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扶贫工作,扶贫先扶志,扶贫也要扶智……”在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江苏省委主委周健民的桌头,有这样一份农工党江苏省委历时一年调查研究的集体提案《关于增强扶贫工作精准度的建议》。

       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履职的重要内容。在这份即将提交给省两会的提案中,特别提到了“精神扶贫”的重要内涵。周健民介绍,这份《建议》是由农工党扬州市委、盐城市委、淮安市委,以及农工党皮肤病研究所支部联合赴一些偏僻村庄实地调研考察之后形成的。调研发现,不少贫困户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特别是一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缺乏与人思想交流机会、精神文化食粮严重不足。

       “我们在提案中建议,对于低收入农户,要多做思想工作。对于空巢老人,可以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谈心聊天,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关怀和心理上的慰藉。针对贫困地区村镇图书馆藏书贫乏、购书经费短缺,创立送书工程,满足村民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周健民告诉记者,参政议政的过程就如同和风细雨,有些很快得到了落实采纳,也有一些经过长期呼吁而最终促进了政策的改进完善。

       “请问子女在外地工作的贫困户老两口,能不能纳入低保?”“怎样完善贫困识别系统、科学界定贫困?”在民进【多盈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支部主任、【多盈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姚兆余的多次社会调研期间,总会遇到基层干部和群众向他询问这些实际问题。因此,在去年民进江苏省委征集两会调研集体提案时,他围绕中央及地方中心工作,为精准扶贫特别是贫困识别积极建言献策。

       “不仅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民生需求,建立动态的贫困划分标准,也要运用收入、消费、资产、健康、教育等多维贫困指标来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做到收入标准和支出标准相结合,重点考虑和解决因病致贫、因残致贫、无劳动能力的人口和家庭,解决好支出型贫困问题。”姚兆余告诉记者,在集体讨论期间,这些建议也得到了应邀前来研讨的农工办、民政等部门的肯定。

       实际上,对于如何解决支出型贫困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省政协也已有所行动。去年11月,江苏省政协召开十一届三十五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大力实施民生共享战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建议案》。

编辑:全媒体中心

阅读次数:1602

(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