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麦浪翻卷为小麦院士送行—— 记国际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刘大钧

2016-08-30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党委宣传部 设置

A+ A-

 新华人物

       遭逢乱世“弃艺从农”,走上小麦育种路60余年初心不改,“小麦覆陇黄”是他一辈子的报国梦想。8月22日,国际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多盈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校长刘大钧教授在南京病逝,享年91岁。“要学就学最好的”“看到国外先进水平,要为国家所用”——他为麦穗忙碌的一生,将被人们铭记。

14年坚持“磨”一麦

        出身常州望族的刘大钧,家庭随着日军全面侵华陷入贫困,历经多次辗转辍学,仍抓紧一切机会求学。【多盈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教授李群告诉记者,“1944年,在大学学习了一年艺术专业后,刘先生决定弃艺从农。在他看来,我国是农业大国,投身农业,就能为国家粮食增产作贡献,这也是最能直接改变国家和百姓命运的途径。”

        1949年,刘大钧从金陵大学农艺系毕业,1955年被选派到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进修,一年后转为研究生,专攻小麦遗传育种。5年的留苏学习,让刘大钧开启小麦育种事业增添了底气。1964年小麦品种研究室正式建立,刘大钧担任遗传组组长,开始一步步攻克小麦辐射育种的关键难题。

        辐射育种变异很大,需要重复一**的变离辐射,在成百上千个变异品种中不断观察分析。为了加快实验进度,刘大钧夏天把小麦拿到井冈山去播种一季,冬天拿回南京再播种一季。“尽管因政治活动常常不得不中断试验,但研究从未停止过,最终成功选育出了高产小麦‘宁麦3号’。”李群说。

        经过多年多次试种后,“宁麦3号”自上世纪80年代初逐渐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产小麦,为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仅据1981年-1985年的不完全统计,5年间为国家累计增产小麦10亿多斤,为农民增收1.5亿元。从1961年开始从事小麦辐射育种研究,到1975年“宁麦3号”正式定名,刘大钧花费了整整14年的时间,堪比“十年磨一剑”。

大拇指比别人宽一截

        “他常叮嘱我们,教学生,自己首先要本领过硬。”南农大教授吴琴生从1963年开始跟着刘大钧学习,对老师的认真印象深刻。“刘先生70多岁的时候,还在显微镜下做染色体压片,做压片必须用大拇指用力按住玻璃,所以他的大拇指比别人要宽出一截。他曾举着拇指笑言:‘如果你们跟我一样,功夫就到家了。’”

        吴琴生说,刘先生常说“要看到国外先进水平,为国家所用”。1981年入学的本科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副教授翁益群说,刘先生每次国外访问回来,都要和组内师生交流心得,他还清楚记得先生从国外带回转基因用的基因枪资料。

        1991年,刘大钧因年龄卸任南农大校长一职。他干劲十足地对学生说:“终于又回到田里来了!”刘大钧的学生、南农大农学院副院长王秀娥说,他保持每天早早上班的习惯,亲自在实验室做课题,外出参加学术会议;2005年前,年近80的刘先生还亲自去云南做了考察。

        “做国家大课题,解社会大问题,刘先生亲身示范: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年龄根本不是问题。”吴琴生说,上世纪70年代,刘先生关注到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南农刚复校,他就在一穷二白之中建立了细胞遗传实验室。80年代,国外的农业与生命科学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但国内农业院校几乎没有相关研究。刘先生不遗余力拓展实验室的研究领域,派老师到国外学习技术,邀请国际知名同行讲学指导。他带领团队,于国内最早引进并研究簇毛麦,在国际上最早发现其高抗白粉病,先后培育多种优质抗病种质材料,被美、英、德、澳、墨等国以及国内共50余家单位使用。1997年前后表观遗传学刚出现时,他便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紧追前沿热点。

        “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刘大钧总要求学生将研究目标定得高一些,“要学就学最好的”,切忌坐井观天。

“我以学生为荣”

        “先生上课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对每个学生的实验计划、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等都有具体要求,对论文、课题等逐字逐句提出修改意见。”翁益群回忆道。已是东北师范大学博导的刘宝教授记得,自己在南农大读博士时,刘先生校长事务繁多,但每周一次的seminar(研究生班讨论)很少缺席,他现在带研究生也深受导师影响。

        刘大钧爱学生,书橱上除了摆放有儿孙照片,全是学生们从天南海北寄来的贺卡和照片。曾任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的王红谊喜欢练书法,先生送其一本《临帖指南》。86级硕士生张杭回忆:“一年春节我去看先生,顺带去我的摄影习作向他汇报,先生大为高兴,取出他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购买的一套高级相机送我,嘱我用心拍摄,这套相机后来伴我十余年。”

        但凡学生毕业,刘大钧总要骑车郊游送行。“这时先生穿着运动装,骑上他那辆变速车,登坡时还会与弟子们竞赛。”张杭说。先生关爱年轻人,即便收到远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来信询问问题,他总高兴地亲自回信,并嘱咐立刻寄出去。

        刘大钧常说“我以学生为荣”。他领导的学术梯队,先后培养了21名博士、34名硕士,他们中绝大部分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还是国内外知名的中青年学者、学科带头人、国家攻关与“863”项目的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杨频萍


原文链接:http://xh.xhby.net/mp3/pc/c/201608/29/c202459.html